近年来,我市在生态建设领域成果斐然,林地面积增至160.88万公顷,森林蓄积量增至1.9亿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达54.97%,位居全省前列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林长制的有力推行以及人大监督机制的精准助力,二者协同发力,为城市厚植绿色家底筑牢根基。
林长制的全面推行,为我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。市级林长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,统筹协调各方力量,构建起林长统筹、部门共管、社会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格局。“绿美江城”专项行动在全市铺开,有力推动滨江生态带、景观道路等重点项目建设,城市生态宜居指数显著提升。
人大监督机制的引入,为林长制的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市林长办与人大常委会机关紧密协作,创新建立联席会议、信息通报交流、联合督导检查等监督机制,成立专项行动督导组,采取“1+1+N”工作模式,对属地与责任单位进行全面监督,严格把控树木栽植数量、质量及成活率等关键指标,有力推动全市掀起植绿增绿热潮。2024年,全市栽植乔木3.61万株、绿篱8.82万平方米、花卉169.08万株,建设转角公园50处,完成多条道路和广场的绿化提升改造,城市生态品质持续提升。
在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和林长办的合力督导下,乡村生态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指导组深入各地,对乡镇、村屯、公路、河流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技术指导,推动乡村生态品质由示范带动向全域推进转变,由“一村美”向“村村美”转变,村村有亮点、户户有特色、处处是美景的目标逐步实现。
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,离不开严格的管护机制。各级林长高度重视管护工作,推动住建、交通、水利等部门建立健全管护机制,压实责任。依托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,全市1855名各级林长上岗履职,4081名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,确保生态建设成果得以持续巩固。(李伟洪 张华磊)